“近期交界河道水葫芦呈爆发状态,不但会堵塞河道,还会阻碍行洪。针对这一现象,我们必须开展跨界水域联防联控联治工作。”近日,南浔区河长办联合嘉兴市桐乡市河长办、江苏省吴江区河长办,根据三地联防联控联治的工作机制联合下发通知,开展集中打捞行动,改善区域水环境。
一河相隔,一水相连。南浔身处江南平原水网地带和沪苏浙三地交界处豪配投资,自古以来便是“水路冲要之地”。过去,跨界河道常因行政分割陷入“无人管”或“管不到位”的困境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早在2014年,南浔便率先与桐乡打破行政壁垒,在浙江省首创跨地市交界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工作机制,构建“上游下游一盘棋”的治水格局。2022年,合作进一步深化,南浔、苏州市吴江区、桐乡市三地联合揭牌成立两省三县联合河长制工作室,建立跨界河湖档案和联合会商机制,有效改变了省际边界等水域治水“单打独斗”格局,将毗邻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推向深入。
慢慢地,治水协作的网络越织越密。2023年,南浔与嘉兴桐乡市、苏州吴江区、湖州吴兴区、德清县共同签订联防联控联治协议,形成跨界水域治理合力;2024年,南浔与嘉兴桐乡市、苏州吴江区、德清县共同签署“2024年南浔-桐乡-德清-吴江四地跨界河湖联合治理协议书”,破解跨界水域治理“难”问题。最终,苏浙五地全面设立跨界河湖联合河湖长,依托相关平台实现信息实时互通,同步提升联合应急打捞和处置能力。至此,南浔的跨界治水“朋友圈”持续扩容,治理合力愈发强劲。
从最初的两地联动到三地协同,再到跨两省五地的联合行动,一系列创新机制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。近年来,南浔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,各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显著改善:今年南浔区连续七年获浙江省“五水共治”大禹鼎、首次获“金鼎”,南浔区4个行政交界出境断面和7个县控及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均稳定保持在Ⅲ类水体以上,达标率100%。
治水力量的多元化是另一大亮点。2021年,南浔首创成立“六老”民间河长队伍,聘请基层一线的“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乡贤、老工匠、老队长、老水电工”,担当治水模范;如今,已全面构建三级五类河长管理模式,实现水体管护全覆盖,同时打造以网格员、志愿者团队为主的民间河长体系,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护河行动。数据显示,今年截至目前累计发现问题1200余个,都已全部办结。
“跨界治水的关键,在于统筹上下游、左右岸的治理需求,打破‘管不好、不想管’的行政困局豪配投资,推动从‘单打独斗’向‘携手共治’转变。”南浔区委生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持续以联合治理为抓手,深化跨区域生态治理协作,着力打造跨四地交界的美丽河湖样板,共同绘就江南水乡的生态画卷。
国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